编者按:
“十四五”期间,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立德树人、师资建设、拔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为全面展现学科建设成果,学院特推出“拼搏的吉大计算机人•十四五学科建设成就系列报道”,从多维度、立体化的视角,呈现吉大计算机学科在“十四五”期间事业发展的新成就,彰显新时代吉大计算机人矢志办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总结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为“十五五”发展积蓄力量。
自2021年以来,计算机学科在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方面屡创佳绩,累计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国际A类期刊和A类会议上发表论文170余篇,在论文质量和数量上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充分展现了学科雄厚的科研实力以及攻坚克难、持续攀登学术高峰的能力。学科科技工作坚持了“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筑牢科技创新底座。这些成果不仅为我国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还大幅提升了吉林大学计算机学科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依托历史底蕴和专业科研团队,计算机学科的研究领域广泛覆盖了计算机科学的多个重要分支,包括人工智能、数据挖掘、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计算机图形学与多媒体等。同时,学科还积极拓展至多个交叉新兴领域。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国际A类期刊和A类会议目录的10个领域中,论文成果覆盖了其中的8个,充分展现了学科在科研创新与领域深耕方面的深厚实力。
其中,人工智能领域表现尤为突出,累计发表论文超过60篇,几乎覆盖了人工智能所有的国际顶级会议,彰显了该领域的科研积淀与传统优势。在数据挖掘和计算机网络领域,分别发表论文约30篇,涵盖了领域内大部分知名期刊和会议。此外,在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与多媒体、网络与信息安全,以及其他新兴交叉领域均取得了重要突破,展现了学科多领域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根据不同领域的发展态势与应用需求,学科合理布局科研力量,以多点开花之势构建起强大的科研矩阵,形成了有机融合、协同共进的科研生态体系。各科研团队紧密围绕学科发展方向和实际应用需求,依托积累的学术积淀与持续的创新动力,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学科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能。
杨博教授团队在图机器学习、AI4Science、神经符号系统、联邦推荐等前沿领域长期深耕,持续创新,相关研究成果先后发表于TKDE、NeurIPS、WWW、ICML、AAAI、IJCAI、SIGKDD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其中,团队在TPAMI上发表的工作入选了ESI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
魏晓辉教授、谭婧炜佳教授团队致力于计算机体系结构、处理器芯片架构等我国“卡脖子”领域问题展开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TC、TACO、TPDS、TCAD、SC等计算机体系结构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
王恩教授、杨永健教授团队长期从事群智感知计算和数据挖掘领域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TMC、TON、ACM TOIS、TKDE、TDSC、ICDE、INFOCOM等计算机网络和数据挖掘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
孙庚教授、刘衍珩教授、康辉教授团队在低空无人机网络和移动边缘智能领域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JSAC、TMC、TON、INFOCOM等计算机网络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管仁初教授、丰小月教授团队致力于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领域,相关成果发表于TKDE、SIGIR、WWW、SIGKDD、AAAI、IJCAI等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李熙铭教授团队致力于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ACL、AAAI、IJCAI等人工智能国际顶级会议。黄岚教授、王康平副教授团队深耕于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领域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TPDS、TCAD等计算机体系结构国际顶级期刊。陈海鹏教授团队在图像视频学习领域屡获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ACM MM、AAAI、CVPR等人工智能顶级国际会议。吕帅教授团队在强化学习和迁移学习方面取得进展,在AAAI、IJCAI等会议发表多篇论文。
王英教授团队致力于人工智能学习模型的研究,在人工智能国际顶级期刊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发表我校首篇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的成果。张小利教授团队从事图像与视频处理方向研究,研究成果首次以我校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发表于该领域国际顶级期刊IJCV。刘华虓副教授带领智能化软件工程团队,相继在软件工程领域顶级期刊TSE上发表3篇论文,实现我校在该期刊发表论文的突破。孙铭会副教授着眼于虚拟现实前沿研究,研究成果被IEEE Virtual Reality录用,成为我校在该顶级会议上的首秀。胡俊成讲师传承操作系统、存储领域学术底蕴,研究成果被FAST接收,成为我校在该领域的首篇国际顶会论文。李强教授指导的博士生杨雨欣关于联邦学习后门问题的研究,发表于ACM CCS,实现了我校在安全领域顶会发表论文的突破,同时获Distinguished Paper Award。朱晓冬教授指导的博士生赵天明有关GUI设计过程的研究发表于ICSE,实现了我校在软件工程领域顶会发表论文的突破。
篇幅所限,许多优秀成果和团队未能一一列举。在高水平论文的带动下,我校计算机学科的ESI排名稳步上升,自2021年1月以来提升了188位,篇均被引次数更是实现了翻倍的飞跃。回顾学科过去四年来在论文质量与数量上的发展,两大核心支撑要素清晰可见,宛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协同发力,共同推动科学研究水平不断迈向新的高峰。
首先,深厚而扎实的历史底蕴成为学科屹立于计算机科学领域前沿的坚强基石。自吉林大学计算机学科创立以来,王湘浩院士等老一辈学者以志存高远的战略眼光,精准聚焦于人工智能这一学术前沿领域,数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开拓进取。凭借得天独厚的学科积淀,不仅抢占了科技前沿的先机,更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科如参天大树般根基深厚、枝繁叶茂。
其次,学院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新举措发挥了高屋建瓴的引领作用。2021年初,新一届领导班子履职以来,迅速开展密集调研与深入讨论,直面科研的短板,致力于推动学科的基础研究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学院领导班子与学术委员会审时度势,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和科研创新需求,多措并举,迎难而上,相继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这些新举措不仅高度肯定了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更成为激发科研热情的强力催化剂。师生们深切感受到科研成果带来的获得感、成就感与荣誉感,这种激励逐步形成了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了更高水平的科研产出与创新热情。
此外,丰富多元的学术活动与浓厚热烈的学术氛围相得益彰,共同为学院的学术生态注入了蓬勃生机与活力。举办前沿学术讲座200次,邀请国内外计算机领域的院士及顶尖专家亲临现场,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技术趋势,让师生得以开阔视野、紧跟时代步伐。20场各类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则搭建起思想交流与智慧碰撞的平台,不同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的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计算机科学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各抒己见、深入探讨,在思想的交锋中往往孕育出崭新的科研灵感。这些活动点燃了师生们的学术热情,进一步推动了学院学术氛围的持续升温与科研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吉大计算机人壮志满怀,继续发扬“严谨求实、富于创新”的治学精神,力求续写更加辉煌的学术篇章。